首页 >
视觉专题 >
“中国面花之乡”大荔阿寿村指尖尖捏出花馍大世界就像进了“大观园” > 详细内容
“中国面花之乡”大荔阿寿村指尖尖捏出花馍大世界就像进了“大观园”
作者:李世居 2017-02-27 06:54:42
903 人参与 0
条评论 0
个支持
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417792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60/1 mm 光圈:
368640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125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100/1 mm 光圈:
417792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5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70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135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5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417792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417792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65/1 mm 光圈:
368640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417792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100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5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16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16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190/1 mm 光圈:
368640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5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60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170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32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80/1 mm 光圈:
417792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5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39321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125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28/1 mm 光圈:
458752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32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110/1 mm 光圈:
368640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 型号:
Canon EOS-1D X 焦距:
40/1 mm 光圈:
434176/65536 ISO感光度:
100 曝光时间:
1/200 曝光补偿:
0/1EV
2月26日,是传统“二月二”龙抬头前一天,“中国面花之乡”的大荔阿寿村药王庙会的赛花馍,真是热闹非凡,村民们敲锣打鼓跑骡车、用花苫鼓开道,恭恭敬敬把做好的上百件气势恢宏、各种造型的花馍送到药王庙,那情景有点“刘姥姥进了大观园”的样子,让人眼花缭乱,也让省内外慕名而来的上万游客享受到“乡村游”。
在赛花馍现场,记者见到了如今已70多岁的花馍传承人聂秀芳老人,她做花馍已有50年的历史,是村上做花馍的一把好手,最爱的手艺就是做花馍,她这今年也带了不少的妇女学习这门手艺,信心十足,决心一定要把阿寿村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下去,做大做强,在她们这些老人的带动下,中年和年轻的妇女们也慢慢学会了做花馍,加入制作花馍的队伍,后继有人。
阿寿村花馍在省内外多年就有名气,最出名的是在90年代后期,村上的几个巧妇们创作的《药王庙》面花,气势恢宏,古朴趣拙。她们按药王庙建筑形状,逐件生捏熟蒸,后组装成一体,对庙门的戏楼、庙门楼、庙门两侧铁旗杆、牌楼、石狮、前后殿、万人伞的宏大作品在省、市、县大赛中多次夺魁,被称为“中国一绝”并在省电视台、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。
据介绍,大荔县阿寿村每年的二月二庙会做花馍都是提前几天,全凭阿寿村的南社、北社、西社、东社“四个社”的妇女巧手们经过精心揉捏,做出有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面花,如药王洞、药葫芦、花轿、蜗牛山、药王戏楼、牌楼、狮子、守门虎龙柱、花供石榴馍等多种花馍。花馍在蒸好后,都是在二月二的头一天送到村上的药王庙赛花馍,形成了多年的庙会,成为当地农民群众一种文化寄托和精神的向往,从而也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,促进了乡村游的开展,让富起来的老百姓热热闹闹赶了一场庙会。
陕西大荔县财政局李世居 雷新强报道